统计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组成的三角形是美国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家迈克尔一世·乔丹最喜欢的一幅图,涵盖了当今最热门的发展方向和未来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维方式。”乔丹说。与这位系统研究过心理学、认知科学、数学,参与过分子生物学、统计物理、经济学、控制论、语言学、运筹学等项目的科学家交谈,常常令人耳目一新。
乔丹因“对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做出的根本性贡献”,被首届世界顶级科学家协会授予“智能科学或数学奖”。昨天,他登上了第五届世界顶级科学家论坛的领奖台,接受了他的奖牌、证书和1000万元奖金。会后,他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计算机科学在诺贝尔奖中“消失”了
你可能无法准确描述机器学习以及概率、统计、贝叶斯网络等相关专有名词,但你一定用过电子邮件、搜索引擎、人脸识别、电子商务平台等应用。得益于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乔帮主”,大数据驱动的第三代人工智能通过使用统计方法,突破了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中的“任杜尔麦”,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个奖项给了乔丹100多封祝贺邮件,最让他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计算机科学领域。虽然它的历史不到一百年,但它已经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物理、化学一样重要。
“年轻”的计算机科学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乔丹拿出他最喜欢的三角形说,任何两个学科的结合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学科。比如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产生机器学习,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结合产生博弈论。这些跨界领域充满机遇,潜力巨大。
人工智能不能让人更孤独。
早在20多年前,人工智能第三次高潮刚刚兴起的时候,乔丹就与中国学者建立了联系。前不久和清华大学教授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在自然界拯救生命的文章。他还和北京大学在统计学方面有合作。他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比五年前“强大得多”。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约20%的研究人员来自中国。有时候我发表论文,24小时内就会有人跟我说不对劲。他们往往来自中国或印度。”乔丹说。
乔丹注意到,许多研究人员试图让机器学习人的动作,但他认为“拟人化”不是人工智能的未来。他一直致力于通过AI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工智能代替不了人,而是让人们变得更聪明的工具”。比如,他不希望未来医院里全是机器人医生,而是希望人类医生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更准确地了解每一个病人。
“我们在促进人类交流方面做得不好。”乔丹承认,人工智能不能让人更孤独。
艾有生之年也不会聪明。
「网络名人」是如何产生的?在乔丹看来,目前的算法还不够智能。它向很多人推荐同样的东西,“个性化”的推荐隐藏了人工智能下一代算法的发展方向。
“我们即将见证一个新的工程学科的出现,它基于智能科学、统计学和经济学,但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数据的新世界。”乔丹解释说,这一学科基于全球网络和数据流,为商业、医疗、交通和娱乐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将是第一个围绕人类偏好、价值观和决策的工程领域."
乔丹说,他还处于人工智能的初级阶段,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强大的人工智能。AI不会聪明。年轻人要想在这门学科上有所成就,首先要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是很多研究的基础;其次,多学习新的东西,多和不同想法、不同领域的人交流;第三,多读书,做一个有深度的人。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