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泉”与“行旅”中体会天人合一

        时间:2022-11-02 21:21 来源:网络 发布者:叶子琪 阅读量:8970   

          正在廖波举办的“和合中国”特展,以其宏大的主题、丰富的文物和别出心裁的创意吸引了观众的热切关注。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根据自己的主题分为不同的单元。与一些展览不同的是,此次“和合中国”特展按照主题展示文物,其中古代文人画家喜爱的“听春”和“行旅”是主要展览内容之一。

          锦州人画《听春》

          在群山之中,一条小溪顺流而下。半山腰的城堡里,几个文人听着微风,看着流水,聊着天地。这是明代画家兰英的《春亭听春轴》。正在廖波举办的“和合中国”专题展览中,这个2米长、近1米宽的“听春轴春亭”作为重点展品被摆在重要位置。

          廖副研究馆员修介绍,古代文人士大夫都喜欢以山水为绘画内容,将精神寄托在山水之间。“听春天的声音”是他们的绘画主题之一,反映了这一思想。画中文人雅士在幽谷中,通过听春风,达到“绝幽人不争,坐听寒玉意晚”的天人合一境界。

          为了从不同角度诠释“和而不同”的思想,在“中国和而不同”专题展览中,除了兰英的《春亭听春轴》外,还展出了清代潘思穆的《仿听春轴》、清代的《指画听春图集》、明代杜的《听春扇》、清代云的《仿黄听春》。

          在这些画中,文人墨客静静地坐在溪边,侧耳倾听,或邀三五好友在溪边聊天,体现了古人追求自然、与自然为伴的思想。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用手指作画的宫廷画家,清代的文赋是金州北镇人。他既画人物也画鹰,他的英雄气概来自大自然。文赋技术高超,受到高度赞扬。九年来,文赋被命令为北京的慈仁寺作画。在“高则高,宽则20余尺”的广阔区域,文赋画了100多个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极富活力,受到多方好评。

          “旅行”是古代绘画中常见的主题。

          在古人以“听春”融入自然的同时,古人的绘画中也出现了一种以“游”为主题的绘画。据张盈说,在这些画中,山峰的高度与旅行者的矮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茂密森林中雄伟的山峰。“学于外,使心发于内。”人们漫步山林,欣赏风景,感悟生活,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

          在“和合中国”专题展中,几幅“旅游地图”也被集中在一处,展示给观众。

          宋代画家《西游记》画册,山石陡峭,波涛浩瀚,曲径绕山,一人鞭牛在行军,两人骑着毛驴缓缓而行,附近有小桥流水,远处山峦起伏,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明代陈欢的《秋山行旅图》用笔沉郁苍老,姿态宏大,独具神韵。清代画家王乃《秋山之旅》满山遍野,秋有树,溪有桥,旅人行进其间。整个画面布局巧妙,结构严谨,引人入胜。

          清代一位不知名的画家所作的《仿严文贵山行旅图》中,巍峨的山峰高高耸立,山势巍峨,气势磅礴。山顶丛林郁郁葱葱,一条瀑布在山谷深处如行云流水。山下,山石突兀,树木挺拔。前景中,溪水湍急,山间小道上一群背着货物的商旅人正沿着溪流行进,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生机。

          “对于这些‘听春’和‘行旅’的古画,观众只有近距离欣赏,才能感受和体会到画家的用心和画作的魅力。”张盈袖说道。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