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坚持以市场化运营思维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打通“碧水青山是无价资产”的转换通道,以市场化思维着力解决资源资产利用不活跃、群众参与度低、市场效益差等问题。
2021年以来,栾川县首批51个村开展了农村市场化运作,全部达到洛阳乡村建设示范村标准,集体经济平均增收18万元以上。辐射型酒店2024家,精品民宿124家,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3.6万人,间接带动17.1万人参与旅游相关产业。后疫情时代,栾川乡村旅游初步实现了乡村升值、集体增收、农民共同富裕。
栾川县坚持前期经营、市场思维,坚持领导干部一步一个脚印、一级一级学,超前对标、广泛调研,以更新观念推动工作创新,打出以乡村经营促进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以解决农村运行中遇到的问题为重点,以村党支部建设和农村干部能力提升为重点,让运行思维和市场理念融入各级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转化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让上级政策的决策从“案头”落到“村长”身上。
政府引导、团队运作、民众参与必须统一。栾川县打破以往以行政推进的模式,让政府、经营者、投资者、村集体、村民紧密嵌入农村经营的利益链条,找准各方角色和合作共赢点,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形成了当地政府为媒人、经营团队为主导、乡贤为合作、村集体为股东、村民为主人的格局。
创新和因地制宜必须结合起来。栾川旅游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如今探索乡村化经营,打造了大王庙、博云岭等一批试点示范村,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经营助力、因地制宜、共同繁荣”的乡村旅游特色。
栾川县对照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行区目标,坚持党建促振兴、运行图发展、改革求突破,努力拓展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实现路径,在具体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彻底清理“家财”,各村对分散在农村的土地、房屋、资金、基础设施等有形资产,以及自然生态、山水风光等无形资产进行了全面梳理。栾川县坚持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综合改善乡村环境,结合市场导向,在精准规划定位中推进乡村建设,统筹提升乡村“颜值”和内涵。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以乡村经营为抓手,集中力量打造伏牛山高端旅游BB集聚区,探索实施“百村千舍”招募计划。通过招募经营者、投资者、经营者,因地制宜推进各村“两闲四缺”、闲置农房等资源的盘活利用,促进农民分散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死资源”变成。
村镇基于可利用的资源,探索不同而灵活的农村经营模式:景区带动型——重渡沟社区依托重渡沟景区,入股合作配送中心、洗涤中心、停车场等项目,景区计划将农家旅馆升级为精品民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6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支部引领——三川镇刘孜村党支部先后招商引资建设露营地、尚云农场、鸾鸟传奇民宿、核桃加工厂等项目,带动全村发展民宿22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30万元。共建合资企业——万涛镇的四个村,协信、红庙、西沟、唐家庄,位于同一条沟里。通过“聚人聚地聚财平台”的整体运营,在区域内发展了160余家农家旅馆、精品民宿、农产品销售公司,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农旅融合型——博云岭村依托特色农产品产业,打造“博云岭时光小镇”主题IP,开发云里、吴韵、云水、云皮等品牌,促进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聚集运营人才,解决“谁来做”的问题。运营商的招聘和本土人才的培养要一起做。要面向全国发出“栾川农村运营招募令”,开展“栾川农村运营百家集中签约”、“全国百村千店招募”等活动。出台农村经营的优惠政策、合作规范和监督监管措施,做好优质经营者的招募、考核和服务工作。应成立专家顾问团和运营商人才库。200多个运营团队要主动对接,签约30个运营。同时,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派出农村运营服务官和特派员,学会用好“洋专家”的先进理念和成熟模式,把“本土学者”培养成优秀的运营者,实现农村运营的本土化和深耕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