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敦煌文化,光靠象牙塔里专业人士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重视它在基础教育和教学中的普及。在中小学普及敦煌文化的同时,艺术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充分感受敦煌艺术的滋养。
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最重要的瑰宝之一,特别是壁画总面积高达4.5万平方米,主要题材有佛画、神魔画、故事画、佛教历史文物画、赞助人画像、装饰图案等。虽然大部分是根据佛经绘制的佛教海报,但在通过造型艺术表现时,古代艺术家根据当时的现实和社会生活塑造神、人物和生活场景,以故事为内容,直接和间接反映了社会历史。莫高窟在艺术史上的价值更为珍贵。其壁画、雕塑从结构布局、人物造型、线描、着色等方面系统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及其传承演变,展现了中西艺术交流融合的历史风貌。从莫高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宗教艺术的发展和脉络。
敦煌艺术让中国艺术家找到了自己的根,从中看到了过去被忽视的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有效地改变了以文人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艺术史的狭隘观。同时,也为中国现代艺术语言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生动而有意义的经验。在当今世界艺术舞台上,敦煌壁画艺术所体现的浓厚民族风格,可谓是在民族意识和民族审美理想的培育下锻造出来的民族绘画创作方法、语言和技法的集合。
从以上可以看出,在中小学艺术教育中,注重加强敦煌艺术的学习,吸收敦煌艺术的精华,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还有助于学生审美素养的提高。
莫高窟第321窟,凭栏女神和天妃,由泥头提供。com在唐初。
找到艺术创新的具体把握。
在21世纪,创新意识的培养被认为是开发智力、激发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以图形作为传递视觉信息的主要方式,倾向于形象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敦煌艺术虽然历史悠久,但它体现了古人非凡的想象力,在艺术教育教学中仍然是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榜样。在这里,我只谈莫高窟包容的艺术风格。
激发学生形成艺术个性创新的积极意义。
莫高窟壁画艺术是在传统汉晋艺术的基础上,吸收外来艺术的营养,形成的具有中国风格的民间佛教艺术。
壁画反映了在折衷主义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多元文明和无尽文明交融的力量源泉。虽然是几种文化碰撞的产物,但并不是各种文化的简单混合。它一直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中国文化。
从莫高窟壁画的演变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佛教文化艺术逐渐中国化的奇妙过程,比如“天妃”,根据常书鸿老师的统计,莫高窟有4500多具尸体。世界文明古国曾经有过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带翅膀的天使,印度有带翅膀的天使,中国古代神话也描述了有羽毛的人,有——根长臂和羽毛在空中飞翔。在北梁、北魏等莫高窟早期石窟中,天妃身材矮小,上半身半裸,大嘴大耳,鼻子直,眼睛大,头戴印度式的五首饰冠,在形制、脸型、体态、色彩、绘画技巧等方面与西域龟兹石窟中的天妃极为相似。那是因为莫高窟刚建好的时候,画家和油漆工都不熟
然而,在西魏至隋朝的洞穴中,敦煌天妃有更多的中国道教羽人形象。西域飞仙与中原飞仙交流融合,是一个创新变革的阶段,是一个中西交汇的飞翔。西魏飞天,彩绘位置与北魏大致相同。只是在西魏时期,有两种不同的飞行方式,一种是在西域飞行,另一种是在中原飞行。西飞继承了北魏时期飞天的造型和绘画风格。其中变化最大的是:作为香神的富婆,拿起各种乐器在空中飞翔。作为歌舞之神,天宫紧那罗在天空中飞翔。两个神合二为一,成为后来的飞天,也叫三花飞天和季乐飞天。
在唐代的洞穴中,飞行的艺术形象达到了最完美的状态,摆脱了印度西域飞行的影响,没有翅膀也没有羽毛,只凭借飘逸的裙装和飘动的丝带就能在空中翱翔。不断变化的飞行之美和自由伸展的轻盈,已经完全中国化了。
可以看出,天妃的故乡虽然在印度,但敦煌莫高窟的天妃是中国艺术家的天才创作,是最具特色的天妃。
其实这个演变过程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艺术水平的过程,从北梁北魏的仿龟兹飞天到唐代的中国飞天。作为老师,我们可以激励学生:
如果敦煌艺术家的飞天画一直处于北梁北魏的模仿阶段,那么飞天艺术能在今天享有如此高的声誉吗?当然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学美术。模仿是必要的,但不能一直处于模仿阶段。不断创新和完善是艺术的生命。
图片由唐生天妃莫高窟壁画:172提供。
从大文化的角度理解敦煌精神。
引导学生欣赏敦煌艺术的目的不是如何再现,而是学习、借鉴、提高。
比如如何将敦煌艺术的精髓与当代新潮的绘画意识相结合,如何在壁画的色彩、线条或构图中总结出最精辟的东西,并与夸张、变形、抽象等现代绘画手段有机地运用,从而形成兼收并蓄的全新画风。也许,这是一种修养。
生艺术个性创新的较好模式。
现代美术教育对敦煌艺术所应继承的,不仅仅是技法、形式上的东西,还要继承敦煌艺术的精神。
敦煌艺术的精神集中体现在开放、兼容并蓄、创新、大度……我们应该怀着承袭古人、开创自身艺术新领域的远大抱负继承敦煌精神,在美术教育中应遵循开放性教学的原则,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大的文化观,把教学的重点放到这个起点上来。
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世界距离缩小、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今天,如何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如何使本民族的古老文化永不消失,且不断焕发活力?在我看来,借鉴、学习敦煌艺术可以找到一条好的出路。
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而应当不断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的艺术。
引导学生欣赏、保持艺术的民族性,就是在帮助未来社会的主人告别文化上的夜郎自大。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