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艺排练的天津版《湿漆》自2014年搬上舞台以来广受好评。从7月15日到17日,剧院一次又一次地上演这出戏,票很快就卖光了。一部移植改编的作品如此受欢迎,不禁让人思考:外国经典剧如何更好地落地中国?
几代戏剧家为天津版《湿漆》做出了贡献。
《湿漆》是法国剧作家勒内·福乔伊以梵高为原型创作的。1934年,欧阳予倩翻译并引进了该书的英译本,几十年间出现了多个版本。欧阳予倩曾说过,如果这部作品被本土化,它的喜剧色彩会更强烈。21世纪初,由欧阳予倩之子欧阳山尊改编,著名导演周桓执导,天津艺术家张欣担任副导演的电影版《湿漆》问世,故事地点也移至江南小城。
拍完之后,周桓向张欣表达了自己想导演一部话剧的想法。张欣回忆说,“我给剧场的演员看了电影的剧本,大家都觉得是部好剧,都一致认为用天津味呈现会更有意思。”
经过精心策划和筹备,由张欣监制,周桓执导,天津人艺多位国家一级演员主演的天津版《湿漆》投入制作。故事中,葛博士一家从原剧中的英国小镇搬到了天津的洋楼,穷画家李斌的画变成了万国大桥和大教堂。漂洋过海的《湿漆》,成了天津人、天津事、天津话的剧。
充分发挥经久不衰的文化价值。
除了未干漆,张欣还执导了意大利经典喜剧《一仆二主》,并在当地进行了改编。对于国外经典剧目的本土化,他认为:“成功的本土化需要考虑全剧的中心思想,人物和环境要融入当地文化。以《湿漆》为例,虽然故事内容搬到了地方,但每个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纯现实主义带来的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是《心灵的欲望永远不会画画》等原著精髓都被保留了下来。”
不仅仅是“油漆未干”,近年来很多国外经典剧目都被搬上了国内话剧舞台,有些效果不错,有些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外国作品很难本地化。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优秀的“本土化”呢?天津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杨认为,应该有三个方面的“符合”:一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使外国经典剧目融入本土色彩;其次,遵循本土文化身份的表达和确立,即文化自信,在深刻理解外来戏剧艺术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实现本土化进而向民族化发展;再次,遵循写实与写意的双重手法,借鉴西方戏剧的写实手法,吸收中国本土戏剧的虚拟表现手段——戏剧,发挥其经久不衰的文化价值。
本地化不是简单的“拿来”
多年来,天津人艺排练了许多外国经典剧目。天津人艺院长李扬说:“本土化不是简单的‘拿来’,而是吸收外来戏剧的优秀结构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寻找艺术高度。当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有改编变得不一样的情况。如果是,不如原汁原味的呈现,让大家感受一下外国剧的风格。”
天津人艺彩排《湿漆》由中青年演员主演。李阳说:“戏剧家需要静下心来,把一部戏作为艺术品来打磨..每次去排练厅,都是一个提心吊胆的过程。在这里,你可以做一个真实而踏实的演员,带着初心重返舞台。希望通过这部经典作品,让年轻一代继承剧院的优良传统,传承天津人艺的风格,让全国观众看到这部天津版的《湿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