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里韵童趣,传统文化润心田——安徽医科大学“医童成长”暑期实践团开展黄梅戏教学活动

        时间:2025-08-21 13:41 来源:网络 发布者:宋玉 阅读量:7675   会员投稿

          8月15日,由安徽医科大学“医童成长”暑期社会实践团、中建四局第六建设有限公司、安徽省善之源公益教育发展中心、和平路街道妇联及华业社区居委会联合举办的“精诚小匠”暑托班迎来了第三周的圆满结束。在“精诚小匠”暑托班第三周的精彩课程中,一场生动有趣的黄梅戏教学为孩子们打开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大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黄熳熳老师受邀而来,为孩子们带来了黄梅戏经典剧目《打猪草》中的《对花》选段教学。

          8f19f744191ec860c82efcfaeeea4d1d.png

          课程伊始,黄老师以一段悠扬婉转的黄梅戏唱段示范,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那轻快的旋律、活泼的唱词,仿佛带着孩子们走进了充满田园趣味的《打猪草》情境之中。

          随后,该团队从黄梅戏的基本知识入手,详细地为孩子们讲解唱腔特点、身段动作。在教唱环节,该团队和黄老师逐字逐句示范《对花》的唱腔。团队成员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们,遇到较难的唱段通过生动有趣的比喻和故事,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

          a06a119bf510e01902100f9216115abd.png

          在身段教学环节,团队成员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眼神的流转、手势的摆动、步伐的移动,都细致入微。同时结合《对花》中活泼的场景,教孩子们模仿摘花的轻盈姿态和做出对唱时的俏皮模样,耐心地走到每个孩子身边,帮他们调整手腕的弧度和脚步的节奏。孩子们渐渐放开手脚,跟着旋律晃动身体,课堂上满是欢声笑语。

          be4194bc01ce8be3bd1b1657a3ee9b1d.png

          教学过程中,该团队还穿插讲述了黄梅戏的起源、发展以及《打猪草》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在学唱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传统戏曲文化的内涵。

          此次黄梅戏教学活动虽已圆满落幕,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永无止境。安徽医科大学“医童成长,救在行动”暑期社会实践团将带着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忱,继续探索更多元的文化传承形式。未来也将开展更多传统文化艺术课堂,让文华之花在孩子们心中常开不败,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字:丁姝予、李月

          图片:虞美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