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番位执念

        时间:2023-06-01 18: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者:牧晓 阅读量:8800   

          □ 李梦馨

          近日,陆续有明星陷入番位争议。先是金姓艺人由开机的二番变成杀青后的三番,引发粉丝质疑,后有杨姓艺人因位居二番登上热搜。面对争议,明星本人的态度都比较清醒,一致回应名字顺序应让位于作品和角色。但番位之争,的确还是一个能轻易挑动粉丝情绪甚至引发一场“战争”的话题,娱乐圈的番位之争几乎隔段时间就会上演一次。

          番位,一定程度上与咖位、名气等挂钩。演员能充当一番,自然意味着其本人有足够的影响力,能够挑大梁。番位之争,常见于流量艺人参演的作品。这就不得不纳入粉丝经济的范畴去考量了。细数过往争番位的事件会发现,粉丝往往充当开路先锋的角色。争番位,争的是排面,拼的是流量名气,在粉丝认定的观念中,是否为一番,关系到业界对明星商业价值的判定,关系到明星本人的影视和商务资源,甚至还有“三番外不算实绩”的说法。但这种逻辑有道理吗?

          追根溯源,番位是个源于日本的概念,“番”在日语中,就是次序、顺序的意思。在日本演艺界中,参演一部作品的演员,除了一番之外,其余定位都是共演。一番要跟作品荣辱与共,为作品的口碑、市场表现负责。一个流传颇广的经典案例就是,日剧《高岭之花》因为收视不理想,担当一番的日本演员石原里美哭着向观众道歉。若作品成绩不好,一番演员还要面临后续资源降级的严重后果。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通过番位制度,倒逼演员严格要求自己,慎重挑选剧本,精进自身演技,某种程度上也能促进演艺行业良性发展。

          然而,经历本土化改造之后的番位,却有一种买椟还珠的意味。作品有了成绩,算一番的功劳,说明演员能“扛剧”,但作品“扑街”,却不见一番出面道歉担责,反而把锅甩给编剧、导演等制作人员。实际上,番位成了一种有权无责的防护盾牌。它更像是一种变相的“超话榜单”,是一种可以拿出去炫耀的流量凭证。

          “实绩只算给一番”的说法,其实也站不住脚。有一个经典的案例,一部女性群像剧在开拍前,因为粉丝不满某明星番位被压,致使该明星本人出面辞演,有趣的是,这部被粉丝视为唯恐避之不及的作品,播出后反而爆火,成为另一位女明星的代表作,并助她一举拿下最佳女主角。可见,在评价一部作品时,观众和业界看的都不是番位,而是演员实实在在的表现。配角演得出彩,同样可以成为话题中心。

          与之相对的是,不乏明星一番拿到手软,但一部代表作也没有,番位再多,也毫无加持。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或许明星和粉丝都要放下对番位的执念,让争番位的风气退散,让演员毫无负担地投入表演本身,才能成就好作品,贡献好角色。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推荐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