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文物局公布2021年度“最美文物守护人”名单,全省共有11人入选。这是我省首次评选“最美文物守护人”。名单中,超过半数获选者是文物系统之外的社会力量,如高校学生、退休教师、自由职业者等。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由于其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被毁坏就难以修复,损失无法弥补。做好保护工作,责任重如泰山。长期以来,文物保护受到国家及地方各层面重视,工作成效有目共睹。
然而,文保工作同样面临难题。我国文物资源丰富,数据显示,全国有76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另外还有不少虽未登记在册但亦具有一定价值的文物。这些散落在广阔疆域的文物,既面临人为损坏风险,也存在自然风化等隐患,需定期巡查,及时反馈处理。遗憾的是,与浩如烟海的文物资源相比,文保专业人员有限,人力投入捉襟见肘。
有人说,文物资源结构是一个正金字塔形,保护队伍结构则是一个倒金字塔形。显然,这种结构会导致一些具有一定价值但等级相对较低的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尤其那些田野文物,不少更是长期无人问津,甚至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保工作,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早在数年前,我省就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实施意见,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经过努力,文保工作当前正逐渐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格局。此次评选“最美文物守护人”是相关工作的延伸,特别是11名获选者中有6名来自民间,属于社会力量范畴,更体现出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文物保护应善用社会力量,从而在全民参与中实现“全民护宝”。
健全参与机制。我们在多年具体实践中,建立起文物守护认领、文物建筑认养等各种制度。借助这些机制,各类主体通过认领等方式,参与文物日常养护、看护巡查等。这种模式架起了人与文物之间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使得保护文物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接下去,一方面要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已有的成熟经验,另一方面要探索建立更多更管用的全员参与新机制。
加强管理培训。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提高针对性,开展好文保工作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各类主体在参与文保工作时除了要有热爱与情怀,更要不断提升宣传讲解水平,补齐诸如AR、VR等技术应用能力短板,以“情感+科技”双赋能,让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活起来,激起更多人的保护欲望。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好这篇文章,要从你、从我、从大家做起,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文物的氛围,形成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新格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